1977年开始文学写作,曾任山东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作协主席。至今发表作品600余万字。出版有《中国一九五七》以及《战争往事》《衣钵》《尤凤伟小说系列》(七卷本)等数十部。
尤凤伟曾说自己的写作是“奔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他的作品涉及各历史时期,客观真实地记述了百年来各历史阶段的社会形貌,被评论家称为“史诗性写作”。尤凤伟的小说总是潜藏着一种尖锐的疼痛。这种疼痛,看似来自社会生活的外部冲突,实则是源于生命内在的两难对立。它以自我撕裂的方式,不断将人物置于各种伦理观念、权力欲望以及人格尊严的对抗之中,在保持强劲叙事张力的同时,又凸现出一个个无助而又无奈的人生场景。这使得我们一方面可以尽情地享受那种由于紧张叙事所带来的阅读快感,另一方面又强烈地感受到那种疼痛自身所拥有的内在力量。
反响强烈的《中国一九五七》记录描绘了让中国知识分子陷入深重苦难的反右派运动。《中国一九五七》是一切经历过反右和未经历过反右的人的良好读物,它可以有效地恢复反右派运动的那些记忆。写过土匪、写过战争的尤凤伟,这次写的是知识分子。作品2001年被中国小说学会长篇小说排行榜列榜首,入围矛盾文学奖。《衣钵》则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土改运动的林林总总,令人震撼深思。它以时空交错的手法讲述了相隔半个世纪的两个故事,一个以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为背景,另一个则是半个世纪后关于一个乡镇企业的故事。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觉醒社六位进步学生是被历史的偶然性卷入土改的逃亡者,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饮品厂厂长万胜利,也不是类似题材小说中常见的左右逢源的商人或暴发户形象,而是处处遭遇算计比老百姓还要捉襟见肘的形象。战争与革命、历史与现实、忠诚与背叛、爱情与人性,整部小说在个人的口述历史中呈现出动荡年代的民间记忆。《战争往事》则描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其中的《生存》被改编拍摄成电影《鬼子来了》,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及日本今日电影大奖。而写于近些年的中短篇小说如《中山装》《命悬一丝》《排异》《验明正身》等,则真实反映了中国当下的社会形态。
尤凤伟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具备钻石的品质,坚硬而有光泽。”事实上,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来创作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