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博娃(Korobova Anastasia),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汉语专业,2003年至今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兼职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翻译,并进行中国文学史教学工作。贾平凹《秦腔》俄译版译者。
与中国的缘分始于热爱,忠于爱情
科罗博娃从1990 年开始在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开始学习中文,1992年来到当时的天津外国语学院进修,并在天津认识了同样是留学生的丈夫,回到俄罗斯后两人便结婚了。谈起此事科罗博娃说,“我们结婚以后,我们家的生活从此与中国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科罗博娃与丈夫共同翻译了两本书——李贯通的《天缺一角》和 何建明的《落泪是金》。“可以说,天津在我的生命当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城市,推动了我人生的发展”,科罗博娃表示。
未曾料想冯骥才作品开启我的翻译生涯
在原天津外国语学院进修期间,科罗博娃第一次读到了冯骥才的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尽管对这篇小说产生了深刻印象,但当时的科罗博娃并没有想过能够翻译冯骥才的作品。直至研究生期间受到著名汉学家索罗金教授的启发和指导,科罗博娃才决定研究冯骥才的创作并开始翻译作品。之后,她陆续翻译了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雕花烟斗》《书桌》《快手刘》等作品。
翻译《秦腔》的难度史无前例
随着科罗博娃的翻译水平不断提高,她开始挑战更具难度的翻译作品:在参加“中俄经典与现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时,她决定翻译贾平凹的《秦腔》。“《秦腔》是中国民间文化与艺术的无穷宝库,但同时翻译的难度也是史无前例的,作品中极其浓烈的地域文化、秦腔唱段、方言词语和俗语都是难点”科罗博娃回忆道。对于大部分俄罗斯人来说,他们不仅不知道“秦腔”,甚至不了解京剧。因此科罗博娃必须要向俄罗斯读者解释清楚秦腔的“秦”是什么意思,“腔”又是什么意思,而什么又是“脸谱”。
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科罗博娃呼吁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应突破学术界的范围,提高整个俄罗斯社会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兴趣。为此应当改变俄罗斯当代文学教学的理念,从中学开始加大中国文学的推广力度,让中国文学与欧洲文学等其他外国文学一起融入到俄罗斯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