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巴特尔夫,蒙古汉学家、译者。曾将《摆脱贫困》《人民的总理周恩来》等书译成蒙文在蒙古国出版,并于2019年荣获“中蒙友好贡献奖”荣誉奖。
2019年是中蒙建交70周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为了促进中蒙两国图书和文学作品翻译、出版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中蒙文化互译领域的深度合作,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近期赴蒙古国走访多位汉学家、翻译家,让我们一同了解蒙古国一线汉学、翻译出版信息,了解蒙古国汉学家的互译心声。
专访视频:http://www.cctss.org/article/headlines/5447
我是中蒙友谊搭桥人
浩·巴特尔夫参加、主办过许多促进中蒙友谊的活动。2018年1月,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浩·巴特尔夫编译出版的蒙古文版《人民的总理周恩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首次发布。而今年,他又获得了由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颁发的“中蒙友好贡献奖”荣誉奖章和证书。
浩·巴特尔夫说,他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中蒙友谊,他希望通过他的译作和努力,还能帮助更多的蒙古人和中国人了解中蒙之间的交往历史。浩·巴特尔夫目前的创作和翻译计划包括,和一名蒙古国的华侨作家合作创作一本书,用中蒙双语讲述蒙古的华侨历史;以及将讲述蒙古草原牧民生活的蒙古国电影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的观众。
介绍万里长城的历史到蒙古
浩·巴特尔夫在研究中蒙关系的过程中注意到,中国的长城在蒙古国已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年轻人对此很感兴趣。但很多人还是不了解长城具体的情况,以及它的历史故事,更有一些人好奇长城与蒙古国之间是否有着历史关系。因此他计划与中国有关部门合作整理出长城相关的蒙古文文献资料并出版相关图书,揭开中国的标志之一——长城的神秘面纱,让万里长城不再停留于蒙古民众的想象当中。
谈及目前蒙古的图书市场情况,浩·巴特尔夫表示,现在的蒙古年轻人更偏好阅读有大量配图和图解的书籍,尤其是历史图书更需要如此以便于理解。他因此也计划调整自己的翻译出版形式和策略,以便让更多蒙古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图书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2024-10-18
2024-10-17
2024-10-16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