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与蒙古国人文领域合作、文化交流蓬勃发展。1994年,两国政府签订了文化合作交流协议。从此以来每五年制定两国文化领域合作规划,开展人文领域合作,实施各种文化项目。
在2013年中蒙两国签署的《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指定了双方相互支持各方的经典作品互译和出版,相互举办文化书籍展览会;双方相互支持图书馆、博物馆主办展览会,在藏书、培训专业人员方面展开合作;双方相互支持各方的优秀影片播放,促进电视台互换电影、纪录片、电视节目等等。
近五年来,中蒙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谓遍地开花。中蒙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于2017年成立,2018年、2019年该委员会共举办两次会议,双方进行了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两国人文领域文化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完善。
中蒙两国定期举行的文化合作包括:在文学交流领域,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同时每年互译5至10本经典作品;中方提供的25部中国优秀影片、连续剧,在蒙古电视台受到了广大蒙古观众的欢迎,“中国剧热”在蒙古国初露端倪,中国电视连续剧《大丈夫》刷新了外国影视剧在蒙古国收视纪录,《北京爱情故事》等剧目重播10次以上,总共已播出30部、1346集电视剧;每年举行汉语比赛、中国歌曲比赛,每年互派艺术团队。
随着中蒙文化交流的深入,蒙古国中蒙文翻译家队伍日益壮大,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的翻译家。蒙古人中每年去中国的人次达到一百万,每三人中有一人去过中国,同十年前相比增加两倍。同时,从2016年开始,沿线蒙中俄三国经济走廊,开通了“茶叶之路”旅游线。在2018年来蒙古的外国旅游者当中,中国旅游者占40%,中国旅游者人数达到20万之多。
中蒙两国合作交流近30年得到飞快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蒙古对外交流最频繁的国家,蒙古人最多来往的是中国,蒙古留学生最多留学地也在中国。可以说,在中蒙人文交流当中,民间交流和教育合作最为频繁。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同沿线国家发展“五通”,其中之一是“民心互通”。据民意调查,蒙古人对中国的好感呈现出一直上升的趋势。
蒙古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汉学发展研究所创始人英德拉(B.Indra)在参加由中国文化译研网主办的蒙古汉学与文化经典互译论坛暨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研讨会时表示,两国人民之间要促进“民心互通”,不仅要推动老百姓的一般交往,而且有必要深度了解彼此的人生之道、风俗习惯、当地人们的思想方式等,才能实现民心互通。为此,两国经典著作互译出版事业是重中之重。
目前,除了《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作品,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及当代作家莫言的《生死疲劳》、余华的《活着》等在蒙古国已全部翻译出版。
近年来,蒙古国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充满兴趣,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品评也屡现媒体。不少有影响力的网站和报纸开辟专栏连载中国文学作品,还有广播电台连播中国文学作品。例如,2018年初翻译出版的《活着》,在蒙古国畅销书排行榜外国文学作品项里一直占据重要位置。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