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艾森《翻译经典,文明互鉴——中国传统文化是“永不耗尽的黄金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2022-06-15

我与中国的缘分,始于我一位朋友遭遇的一场车祸。他通过针灸治疗治好了受伤的手。如此神奇的效果,让我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来中国之前我学习的是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但我下定决心到中国学习中医。

2009 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由于之前没有学过汉语,我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习了一年汉语。此后,我一边学习中医,一边继续学习汉语。2011 年,我转学到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攻读中医专业。山东是孔孟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山东人热情好客、淳朴厚道,让我体会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君子情怀。这些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文化传统深深地吸引着我。我阅读儒家经典,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18年,我来到重庆,在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伊朗研究中心工作至今。在此期间,我有了更多机会了解、研究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3世纪的波斯著名诗人鲁米曾把文化的精髓比喻为“永不耗尽的黄金库”,他还说“虽然我无法把整个黄金库带给别人,但至少可以给他们介绍这处宝藏的存在”。中华传统文化对我来说,就像是鲁米所说的“永不耗尽的黄金库”。中华文化典籍历史久远、底蕴深厚,虽然无法把全部中华文化典籍都介绍给伊朗人,但我至少要通过翻译,把这处宝藏的一小部分介绍给伊朗人。

为什么要把中国“永不耗尽的黄金库”介绍给伊朗人?首要原因在于,文明互鉴离不开经典的翻译。中华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阅读可以发现,“仁政”“仁者爱人”“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德治”“政者正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等观念,蕴藏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内涵丰富,思想价值超越时空。这些优秀思想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发,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提供了重要借鉴。

在向伊朗民众翻译、介绍中华文化典籍的过程中,我注意汲取历史上“伊儒会通”的宝贵经验,从两国文化共通之处着眼,以反映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共同追寻。

儒家思想的精华与伊斯兰教文化的某些理念是相通的。中伊典籍中有许多这样的例证。譬如,在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上,中国的 《孟子》 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伊朗的 《蔷薇园》 则主张“天下的得失在于民心的向背”。在国家治理层面,伊儒学说都主张“仁”的思想。儒家希望通过“仁政”来达到“老安少怀”和“博施济众”,从而实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理想社会。而波斯诗人萨迪希望“贤明的统者”实行“仁政”,建立一个和平安康的社会,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在选拔和任用官员上,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波斯诗人菲尔多西认为“不学无才之人不宜在朝为官”。在处世哲学上,二者也有相近的思想,主张折中调和的态度。“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中的美德素养,要求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既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反对走极端,而菲尔多西则提出“凡事要取其中,取中便是上计”“遇事取中”。以上能够很好地说明伊儒文明之间存在的共性,这正是伊朗民众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典籍的基础。

但在文化经典的翻译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需要伊朗汉学家、翻译家共同努力。首先,近几年在伊朗当地大学里,每届汉语专业本科人数差不多为 75 至 85 人。从专业人才储备方面来看,中文学习者的人数远不及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语种专业的人数。其次,在伊朗,有关儒家、儒学的图书仍然非常少,而且基本是从其他语言翻译成波斯语的,是“二手翻译”。比如伊朗最早的波斯语 《论语》就是从德语翻译而来的。哲学外译专业性很强,“二手翻译”容易偏离哲学原典的意思。最后,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专有名词的波斯语对译标准也至关重要。比如孟子在英文中就是“Mencius”,但在波斯语翻译中却五花八门。类似这样的专有名词该怎么译,需要建立起通行的翻译标准。

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外译者与文化专家组成团队进行翻译合作必不可少。2021 年是中伊建交 50 周年。当年3月,中伊双方以交换文本的方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斯兰文化联络组织关于经典著作互译出版的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伊双方约定在未来5年内,共同翻译出版50种两国经典著作,为两国读者和人民奉献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这令我非常鼓舞。近年来,我自己也通过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等中医药经典,在《伊朗日报》《伊朗建设日报》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波斯语部发表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积极参与中伊文化交流活动和项目,为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尽己之力。

当今海内外有识之士对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看法高度一致——各种文明既要“各美其美”,还要“美人之美”,更要交流互鉴、相互学习。同时,人类应该携手解决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正如萨迪所说,“亚当子孙来自一个相连的肢体,他们都被创自一种物原;当有一个肢体承受痛苦和折磨,那么其他肢体也难逃安逸;你如果不同情怜悯别人的不幸遭遇,你就不适合用人类这个名字”。

作者小传

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 (英文名Ehsan Doostmohammadi),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伊朗籍专家,中国文化译研网 (CCTSS) 会员。长期从事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研究和中国经典著作的波斯语译介工作,先后翻译出版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防护手册》《四书五经的名言》《濒湖脉学》《舌诊》《中药学》《中医内科学》《慈悲》《孟子》《中国古代智慧教义》(含 《大学》《中庸》《弟子规》)等。

来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字 | 艾森
编辑 | 王立倩


责任编辑:何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