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世界汉学讲坛”迎来第十讲,埃及著名汉学家大海(Professor Hassan Ragab)教授以“中埃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发展”为题发表演讲。他以深刻的学术见解探讨了中国和埃及两国在人文交流、政治合作以及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的紧密关系,展示了全面而深入的中埃关系图景。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深度合作,揭示了双方在新的全球化环境中的共同发展机遇,并为与会者提供了全面、深入的理解视角。
他提到,中国和埃及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两国之间的文明交流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驰命走驿,云帆高张”促进了双方在贸易、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深度交流。这种跨文明的交往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海教授表示,在过去的十年里,埃及和中国如同两位携手前行的老友,政治上紧密合作,经济上深度对接。埃中两国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埃及“2030愿景”深度对接,持续赋能两国经济繁荣发展,推进合作持续深化,进一步释放民心相通活力。
大海教授举例称,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埃中两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取得了重大成果。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阿拉曼新城、“斋月十日城”轻轨等一系列项目已成为埃中合作的光辉典范,为埃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切实贡献。
这种合作不仅仅局限于政府间的高层交往,更体现在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上。大海教授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埃中两国在各个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他表示,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构建更加紧密的埃中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海教授展望了新时代埃中文明交流互鉴的机遇。他指出,随着埃及正式成为金砖国家的一员以及非盟成为G20的正式成员,埃及和中国在这两个合作机制下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同探索文明交流的新途径和新领域。
大海教授总结表示,埃及和中国作为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可以在全球化环境中展示各自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通过交流、互鉴和共享,两国可以促进文明的多元共存和相互尊重,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平衡的全球文明格局。
世界汉学讲坛是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构建的高端学术对话交流机制,旨在充分发挥汉学家的桥梁作用,搭建更多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展更多平等互信的对话,不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为中国与世界的互鉴共赢贡献智慧与力量。讲坛自开幕以来,一直践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使命,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学术问题,推动建立持久深入的学术对话机制。
2024-11-05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