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23日,为期两天的美国汉学家大会(美国汉学与中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世界汉学中心成功召开。
《参考消息》2024年7月25日第8版以《“要通过对话来消除无知和妖魔化”》为题,整版关注美国汉学家大会。
美国汉学家大会是继首届中国-巴尔干汉学大会、北非地区汉学家大会、首届喜马拉雅中国论坛(南亚地区汉学家大会)、拉美汉学家大会之后,世界汉学中心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议题的又一重要区域性汉学家大会,来自美国的17位著名汉学家与国内数10所高校的100余位学者共同参与。
以下为报道原文: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美国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万百安(Bryan W. Van Norden)代表与会的美国汉学家发言。
中国作家池莉在随笔中曾经这样描述武汉的夏天:“武汉的夏天……热得没有道理,没有规律,非常任性,又不屈不挠,热得跟妖精一样。”有趣的是,7月22日,记者在山东青岛举行的首届美国汉学家大会上遇到美国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万百安的时候,他表达自己的体验是:“我非常喜欢武汉,尤其是武汉的夏天。”万百安是美国瓦萨学院詹姆斯·门罗·泰勒哲学讲席教授、哲学系主任,他从2016年以来一直兼任武汉大学的讲席教授,与武汉结下不解之缘。万百安的家族一直生活在美国,其祖先踏上北美的土地可以上溯到17世纪。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说自己从十几岁起就喜欢上了中国文化,然后便开始学习中文,进而研究中国哲学,著书、撰文也大都与中国文化和哲学有关。这样一个不同于其他美国人的“非典型”人生,源于他一直对其他文明抱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学习中文是一种“享受”
对万百安的采访从学习中文开始谈起。万百安说他把学习中文的过程看作是一种“享受”,尽管他也觉得这个过程很具挑战性。之所以是享受,是因为他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读了一些中文名著,阅读的过程经常会给他带来很多新的想法。譬如他发现鲁迅与美国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都擅长短篇小说,思想同样深邃而精彩。詹姆斯·乔伊斯写下了号称20世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而鲁迅的短篇小说在很多国家也是家喻户晓。
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万百安找到了乐趣,也总结出一个道理:在差异中发现相似之处,于相似中寻找差异所在。他告诉记者:“有时候两种文化之间表面上差异很大,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差异掩盖着更深层的相似之处。或者反过来,我们看到的表面上的相似之处常常也掩盖着更深层的差异所在。”有鉴于此,他认为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因为交流使得人们了解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找到彼此文化的价值。
正是有了这样的世界观,在此次大会上代表与会美国汉学家们发言时,他不无感触地说道:“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成员,汉学家们应当积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成为沟通不同文明的桥梁。”
直观感受击碎刻板印象
今年,中国对持有部分国家护照的人士实施了144小时过境免签证政策。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逛吃、旅游、进行城市探索,并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他们的中国行视频,让更多普通外国民众了解到“China Travel”的魅力所在,用事实击碎了西方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谈到这个话题,万百安认为过境免签政策对人文交流大有裨益,“这样更多的美国人就可以来到中国看看。我非常乐于告诉我的朋友们我吃过哪些美食、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人物、人们问过我哪些有趣的问题。我有时会向美国朋友展示我在中国拍摄的街景照片,他们会感到惊讶,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现在的中国人有多么乐观,中国的文化多么有活力”。他认为,亲身到异国去感受对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非常重要,“有时候只是一些非常普通的事物,比如看到人们在餐馆里吃饭,听到有人谈论和中国朋友一起旅行的经历,讲述著名景点的美景。有时候一条短视频或者一个人的日常反思,可能比一本书更能改变原有的看法”。
中国哲学开拓学术空间
学习中国哲学也使万百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框架。兼容并蓄、向其他文明学习,逐渐成为指导他从事学术研究的原则。2016年,万百安与杰伊·加菲尔德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一篇题为《哲学若无多样性,只配称为欧美哲学》的评论文章,在美国思想界引起强烈反响,启发美国哲学家把目光投向东方世界。文章认为,哲学研究要超越欧洲经典,要“去欧洲中心化”,西方哲学应更加开放地接纳其他哲学传统,特别是中国哲学。
在我们的交谈中,他认为中国哲学对他启发最大的一点是强调道德修养。他说:“在现代社会,我们一直在许多活动中追求变得更好,比如乒乓球打得更好、吉他弹得更好。但我们忘记了我们也可以成为更好的人。我发现中国哲学家尤其是孔子的著作特别强调了我们如何通过内省和阅读经典来成为更好的人。”
万百安十分赞同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他说:“实现和维护世界和平,就是强调和认识到文化传统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并通过对话来增进理解。世界上许多紧张和冲突的根源往往在于无知和对他人的妖魔化。因此,在当前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阐明建设性对话的巨大力量和前景显得尤为重要。”
这次美国汉学家大会是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联合主办的,以“汉学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发展”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美国10余所高校的16位美国知名汉学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来自中国数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数十名学者在两天的会议中进行思想上的碰撞。
万百安认为,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都拥有伟大的文明。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相处和相互尊重”。他说:“美国有些人建议美国必须调整其军事重心以保护自身免受中国的威胁,但我会问,中国除了作为经济竞争对手之外对美国构成了什么威胁?”
他说:“我希望下一任美国总统在对待中国时应给与中国一个全球大国应得的尊重,学会与中国进行谈判。”他认为,美国有许多优秀的汉学家,汉学家们应该帮助更多的美国人从尊重其他文明的角度来看待其他文明,而不是居高临下来对待他者。
2024-12-16
2024-12-13
2024-12-12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