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格拉纳达汉学中心启动建设,促进中西文化深度交流

来源:世界汉学中心

作者:

2025-05-21

  5月20日,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应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邀请,对该校进行访问。期间,徐宝锋教授与格拉纳达大学国际合作副校长Inmaculada Marrero、著名汉学家高伯译(Gabriel García-Noblejas)、Alicia Relinque Eleta等展开深入磋商,共同探讨格拉纳达汉学中心的建设规划,并实地考察了未来汉学中心的办公场地,这标志着格拉纳达汉学中心正式启动建设。

1.jpg

  格拉纳达大学始建于1531年,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它隶属于素有“欧洲常春藤联盟”之称的科英布拉集团,每年接收近2000名欧盟Erasmus项目的交换生,国际化程度极高。在201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格拉纳达大学综合排名西班牙第二,世界排名第201位,其公共卫生、数学、信息技术、天文等专业位列ARWU世界前50;语言、文学、人文及翻译等领域相关专业排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51-100之间,在西班牙国内排名第一。

2.jpg

西班牙格拉纳达汉学中心办公场地

  此次建设的格拉纳达汉学中心意义深远。格拉纳达大学自1987年起在西班牙率先开设中文课程,在汉学研究、中文教育领域成果丰硕。副校长Inmaculada Marrero长期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在她的努力下,学校与多国建立学术合作关系;著名汉学家高伯译(Gabriel García-Noblejas)深耕中国文化研究与翻译多年,翻译了众多中国经典著作,让西班牙民众得以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Alicia Relinque Eleta则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汉学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为西班牙乃至欧洲对中国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感兴趣的人士,提供更为专业、系统的学习与研究平台,有力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谊。

  从未来学术影响来看,格拉纳达汉学中心将依托格拉纳达大学的学科优势,举办高层次学术讲座、翻译学和文学研讨会等活动。

世界汉学中心.jpg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丰富的汉学研究资源,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构学术服务和研究平台,凝聚全球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打造世界汉学家母港与世界汉学“根服务器”。

  世界汉学中心精心打造了全球汉学家信息网络系统,联络沟通了100多个国家、近5000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研究与知识资源,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促进汉学家与汉学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新人才,与汉学家共同建构跨越空间的汉学(中国学)学术共同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其深厚的汉学学术资源,持续邀请更多海外优秀汉学大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从事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让世界汉学中心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学术研究母港,帮助汉学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建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传播体系。使世界汉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学枢纽,推动汉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并阔步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吴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