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的中国故事 | 来自埃及的一封信,致中国的王先生

本文摘自2020年5月出版的《记忆的丝带》(首届“我的中国故事”全埃及征文比赛获奖作品选),作者梅·阿舒尔,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埃及翻译家、作家和汉学家。

2020-11-11
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长期以来,人们感慨西学东渐的魅力时,却往往忽略双向文明交流中的“中学西传”。其实,中国思想文化一经传播,便受到西方世界尤其是西方思想家们的青睐。比如,不同流派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类型文学艺术被引介到西方世界,对西方思想界、文艺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0-11-11
宇文所安:必须质问是否真的存在一个“国际汉学”? 我并不代表汉学,只代表我自己

二月隆冬的午后,在他建造于19世纪中叶的宅邸中,接受专访。谨遵夫人田晓菲教授出门前的交代,沏上一壶好茶,还不忘准备一个特大号的茶杯给来客,一边开始以感性又不失理性的语调,追忆平生的学术历程;揭露如何打造出拥有十一本英文著作,二种英译作品,一种中文选集;平均每四年即有一本专著,至今仍不间断,俱有一种以上的中译本,新近的单篇文章,更是很快就出现译本。

2020-11-10
张炜《古船》土耳其语译本读者反响强烈,本月再版上市!

中国著名作家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由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译者会员、土耳其汉学家吉来翻译,近日将在土耳其出版上市第二版。该译本由Yeditepe出版社于2017年首次出版,销量良好,受到了广泛的读者欢迎和高度评价。为响应读者的阅读需求,专注文学作品的土耳其红猫出版社将于本月上市《古船》土耳其语译本再版。

2020-11-09
​汉籍外译:另一个视角

说起中译外,不少人认为应该由外国人来完成。此说在某种意义上不是没有道理,由外语是本族语的人士翻译中文著作,译入语言会更地道鲜活,尤其在文学方面。然而,在非文学文献方面,中国人的外译应该说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同。如果我们放眼中国早期翻译史会发现,那些引领“东学西渐”的翻译家都曾尝试外译中国小说。类似于杨宪益娶戴乃迭,他们有的也娶洋媳妇,而他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更糟一些,彼时的中国没有国际地位可言,那个时代的华人形象不佳。因而这些翻译家的形象值得探究。

2020-11-09